AI是甚麼?生成式AI帶給人類甚麼衝擊?如何善用AI?周六(16日)下午於政大合勤講堂的精彩演講,主講人余孝先揭示了AI的「前世今生」,以及人們可以如何使用AI,才不會反過來被科技所驅使。
由政治大學數位賦能與永續發展研究中心主辦、財團法人合勤基金會及永慶慈善基金會協辦的「SSD政大合勤講堂:AI經濟與永續發展領導力系列講座」,昨日邀請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主講「AI浪潮的衝擊與省思、AI科技的綠色運用」,政大國科會聯盟執行長顏敏仁表示,如何用智慧加值、跨域創新,也是產業界很關切的問題。擔任引言的合勤講座召集人黃丙喜則表示,「萬物AI」的時代來了,邊緣運算14兆元市場爆發,這也是台灣最好的機會。一方面全球科技業高度期待,另一方面AI可能帶來的隱憂也不容忽視。
何謂AI?余孝先指出,一個會修復自己冷凝系統、會自動補充冰箱內不足食材的冰箱不是AI,而只是眾多感應器的組合。AI會思考、認知、學習、感知、行動,用1956年「人工智慧之父」約翰.馬卡錫的話說,能表現出類似人類智慧能力的機器或電腦程式,就是AI。
怎樣建構AI能力?第一種構想是讓電腦能夠邏輯推論,第二種構想是將人的知識直接植入電腦。但上述兩種方式是讓人學會知識再去教電腦,這樣還是辛苦,所以第三種構想就是讓電腦有人的學習能力。
余孝先表示,AI一直在演進。1997年超級電腦IBM深藍打敗西洋棋王卡斯帕洛夫之後,很多人想到讓AI跟人類下圍棋,因為圍棋極度複雜,有10的700次方變化,電腦無法嘗試所有走法。結果2016年AlphaGo還是打敗人類圍棋。
是因為AlphaGo的演算速度比深藍快了100萬倍,所以能解決問題嗎?余孝先說,不是演算變快,而是因為演算法進步了,採用的就是深度學習、增強式學習、Monte Carlo tree learning(蒙地卡羅樹學習)等3招。
2017年一個有趣的嘗試是,讓藉助人類專家數據集訓練出來的電腦AlphaGo,和完全是白紙一張的電腦AlphaGo Zero對弈,AlphaGo Zero不斷試錯、反思、改善,結果72小時之後,AlphaGo Zero竟然贏了AlphaGo,且不久後超越所有版本,是前所未有的強大。
為何植入人類知識的AlphaGo會輸給AlphaGo Zero?余孝先說,這是因為,前人知識可能是一種障礙,會讓後人把前人的缺點一併學起來,所以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之前的鑑別式AI用於判斷,而近年很熱門的生成式AI則用於生成新事物。余孝先認為,生成式AI可以解放創造力,例如建築設計,以往建築師要在一定時限內提出約3種藍圖給業主選擇;現在可以在幾分鐘內生成構想,大幅減少工作量,但創意不減。另外近日爆紅的文字生成影片模型OpenAI Sora,只要給一段話、敘述某個場景,例如「一個時尚女子穿過東京街道……」AI就做出一段影片。若能善用,未來拍電影的成本會大幅減少,也更加環保。
余孝先說,科技是用來增加享受不是增加衝擊,像可以生成很多影片又不需真的搭建那麼多場景;另外網速變快,很多人在捷運上看電視劇,其實整個市場是增加的。
黃丙喜表示,余孝先演講把複雜的問題講得簡單、清楚又生動,「太有功力了。」現場高手都也歡喜對話,身為引言人,他十分高興。
台灣郵報原始網址:【AI科技系列講座2-1】受政大合勤講堂邀請 余孝先揭AI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