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揭牌啟用 每年培育千名專業人才強化南部半導體產業競爭力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人才基地開幕_啟動儀式。(圖/高科大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尚軒/高雄報導】

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市場中,台灣的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及力基電四家業者合計拿下75%市佔率,卓越的產業地位需要大量優質技術人才持續鞏固競爭力。產業每年新增需求達1.4萬名專業人才,除了研發人才外,更亟需設備工程師、製程工程師及IC佈局工程師。為回應龐大的人才需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今(19)日在楠梓校區盛大揭牌啟用,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乃文、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司長楊玉惠、高雄市副市長李懷仁,以及立法委員林岱樺、李柏毅等嘉賓皆親臨致賀,展現中央與地方攜手推動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決心。

隨著產能持續擴充,半導體產線上專業人力成為各大廠最重視的議題之一。高科大深刻理解產業需求,在教育部支持下建構「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人才培育基地」,並獲得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的投入與合作。包括聯電、漢鐘精機、天虹科技、高敦科技等企業捐贈訓練設備;聯電、日月光、晶元光電、國巨、宏捷、華泰電子、高敦、科毅、鉅安科技、工研院等業師共同授課;部分業者如聯電、台積電、日月光、華泰、光寶,更與高科大直接合作開設學程與專班,確保穩定的人才來源。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學校每年工電領域畢業生約3600人,若加上義守大學、正修科大、樹德科大等南部伙伴學校,每年總計約6000人投入就業市場。此次成立的培育基地,將透過四大訓練模組——半導體製程設備工程師通用技能模組、設備儀控實作模組、真空系統實作模組、製程設備實作模組,強化學生實務能力,縮短學用落差,幫助順利銜接職場。未來清大、交大進駐高雄後,基地也將提供合作平台,共同進行實務課程訓練,預計每年培育人才數將可逼近千人。


▲高科大半導體製程人才基地開幕_大合影。(圖/高科大提供)

除肩負人才培育使命外,基地也將擴大與地方教育單位合作。高科大規劃與台南、高雄、屏東教育局討論辦理國高中職教師研習,協助理工科教師獲得第一手的產業知識與技能,進而融入課堂,強化學生對半導體科技的理解與應用。同時,基地也將開放南部國高中職學生參與體驗,並可為產業廠商提供新製程與新材料的服務驗證,助力新產品開發。

今日啟用儀式不僅象徵高科大在國家半導體戰略中承擔責任與使命,也展現政府、產業與學界攜手合作的決心。未來將持續培育優質、具責任感與積極態度的製程設備工程師,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強化競爭力,並回饋教育部對本計畫的支持與指導。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