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內埔鄉長鍾慶鎮,與美和科大社工系師生進行座談與參訪。(圖/內埔鄉公所)
【亞太新聞網/記者黃星瑜/屏東報導】
美和科技大學社工系師生於18日走入地方,與內埔鄉長鍾慶鎮展開「共生社區」座談。座談中,學生就長照、青年返鄉、基礎建設以及社區共融等議題提出五項提問,鄉長逐一回應,並分享任內心路歷程與政策規劃推動成果。
▲美和科技大學社工系師生與內埔鄉長鍾慶鎮展開「共生社區」座談。(圖/內埔鄉公所)
圖書館與共融理念方面,美和科大社工系温怡然同學關注今年7月動土的「內埔鄉立圖書館暨六堆300年紀念館」,詢問是否延續全齡共融理念,結合長照與兒童照顧資源,並設置長者學習室、親子共讀空間,鍾鄉長表示,新圖書館的成立源自六堆三百年文化傳承的契機,歷經七年籌劃,他說明館舍規劃包含客家歷史展演、文物典藏與文化推廣,同時設有閱讀、自習及共學空間,未來將兼顧長者閱讀與兒童學習,鄉長坦言人力有限,無法完全複製社福館的日照及托育功能,但仍會保留跨世代共融的精神。
▲鍾鄉長表示,新圖書館的成立源自六堆三百年文化傳承包含客家歷史展演、文物典藏與文化推廣,同時設有
閱讀、自習及共學空間,未來將兼顧長者閱讀與兒童學習。(圖/內埔鄉公所)
年街活動與青年返鄉議題,社工系涂奕臣同學詢問內埔「年街」活動是否能成為青年返鄉契機。鍾鄉長指出,年街活動,有立於產業虹吸效應,帶動週邊商家的收入,雖初期曾面臨交通壅塞與居民安寧問題,但透過滾動檢討逐漸成熟,去年攤位數達800攤,成效顯著,鄉公所將持續辦理,短期尚無法看出青年返鄉的效果,不過可鼓勵青年二代返鄉經營特色產業,增加在地就業機會。
▲鍾鄉長回應年街活動與青年返鄉議題。(圖/內埔鄉公所)
美和社工系學生洪雅慧提問在長照與社區照顧議題上鄉內需求狀況,鍾鄉長表示,目前鄉內已有榮總龍泉分院松鶴長照機構及7家住宿型機構,能部分緩解家庭照顧壓力,但高額費用仍是難題。他呼籲中央推動長照保險,並強化醫療分級制度。同時,鄉公所已建立邊緣戶及獨居老人訪查制度,每月由村里幹事進行電訪或家訪,確保需求被掌握。
▲鍾鄉長呼籲中央推動長照保險,並強化醫療分級制度,鄉公所已建立邊緣戶及獨居老人訪查制度,確保需求被掌握。(圖/內埔鄉公所)
對於任內遺憾與成就方面,回顧兩屆六年任期,就任期間所有應付款均按時支付,公所財政無增加額外負債,鍾鄉長坦言最大遺憾是部分建設因經費與中央審議延宕未能如期完成,如圖書館籌建歷時七年,至於最滿意的政績,則包括龍頸溪水岸景觀營造、水質淨化場建置及六堆共融公園等,均深獲鄉親肯定,環境建設方面,居民關心的中林排水治理、龍頸溪改善、內埔橋改建,文化社區方面,籌設圖書館暨六堆300年紀念館、推動六堆共融公園,長照福利方面,目前內埔鄉共計23村,已佈建21村,據點數共設置22處,關懷據點布建密度達91.30%,服務涵蓋率100%,期望讓佈建密度持續往全鄉達百分百邁進,而建置長照合作機制、獨居老人訪查制度,產業發展方面,扶植在地特色產業,如豐田醬油、客庄巧克力、麻油等,推廣精緻農業與科技農業,未來生命園區的推動也將是未來可以持續推動的議題。
▲內埔鄉共計23村布建密度達91.30%,服務涵蓋率100%,期望讓佈建密度持續往全鄉達百分百邁進。(圖/黃星瑜)
美和科技大學民生學院院長兼社工系主任李昭憲教授表示,內埔鄉在鍾慶鎮鄉長任內,不僅推動基礎建設與文化保存,更努力落實共生社區的精神,從長照到青年返鄉、從水岸景觀到圖書館興建,都是兼顧「居民需求」與「社區未來」的典範。他認為,這次座談讓學生能更深刻理解「政策與民生」之間的連動,也是一堂寶貴的實務教育。
▲透過實務座談讓學生能更深刻理解「政策與民生」之間的連動,也是一堂寶貴的實務教育。(圖/黃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