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睿澤/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2021年在內蒙古召開的兩岸青年飛行與客艙安全交流研討會,邀集了臺灣多家航空業者參與,還有兩位飛行員協會理事長參與;其中備受矚目的是海峽兩岸通航飛行員協會理事長高健祐,週刊報導他曾是「中國民航的頭號戰將」,以高健祐「在北京成立空中救護公司在中國創下兩個第一」,展現出高健祐與中國民航局的友好關係。
極少數人能像高健祐在中國民航創下兩個第一,原因是在中國1994年下令「港商、台商不得參與投資中國交通事業(含陸海空交通運輸、通訊事業)後,首開先例以台商身份取得中國通用航空特許經營權。
週刊中報導高健祐創下中國民航的兩個第一分別是2008年初在北京成立了亞盛醫療救護飛行公司,不僅是中國第一家民間經營的空中醫療救護業者,也是獲得中國民航局核准的第一家外資佔多數股份的在地航空業者。2013年高健祐的身分又從老闆變成員工,擔任NetJets Business Aviation的中國分公司副總經理,後來升任總經理,為該公司在2014年中獲得中國主管機關核准開業的營運目標;展現出中國民航頭號戰將的英雄風範。(今週刊:他曾是巴菲特手下的中國航空業頭號戰將 為何將是實現花東空中觀光的第一人? 故事要從23年前講起 – 今周刊)
雖然高健祐曾受中國民航局邀請參加2021兩岸青年飛行與客艙安全交流研討會,在中國民航局新聞稿中指出中國民航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台工作的重要論述,結合大陸民航實際,制定出台了民航惠台利民的“十六條”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和促成大陸航空公司招聘台灣籍乘務員,落實同等待遇,促進融合發展,參與民航強國建設,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希望台灣籍飛行員、乘務員和有意夢圓藍天的廣大台灣青年緊緊抓住新時代的歷史機遇,成為民航強國建設的參與者、奉獻者,兩岸民航交流合作的傳播者、推動者,深化兩岸民航融合發展的踐行者、促進者,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宣傳者、推介者。也希望兩岸民航保持安全平穩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兩岸民眾謀求更大福祉,共繪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美畫卷(中國民用航空局新聞稿:2021年两岸青年飞行与客舱安全交流会在内蒙古召开)
高健祐並未因與中國民航局的良好關係,而放棄台灣的國防工業發展,在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宣佈安捷航空與義大利飛機製造商Tecnam合作,根據台灣國土及海洋偵查巡邏任務需求,將專門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P2012 Sentinel SMP飛機,改造升級為專供情報、監視及偵察(ISR)使用的「蒼鷹號」(Goshawk),盼如蒼鷹一般,行動敏捷、目光銳利,有效守護國土海疆
專為空偵任務量身打造的全新蒼鷹號,整合搭載美國雷達大廠IMSAR產製的NSP-7合成孔徑雷達(SAR)及Teledyne FLIR研發的軍規級Star SAFIRE 380-HD紅外線熱像儀,皆為目前美國及歐盟國家海巡機構所採用的高端精密設備。
安捷航空董事長高健祐宣布,IMSAR雷達設備依照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及出口管制規定(EAR)屬於限制出口品項,現已經取得出口許可,可望大幅縮短建置期程,並預告今年底偕同IMSAR及科力航太展開首次實測試飛,厚實民間的航空戰略資源佈署建置,邁向產業的新里程碑。
在總統府2018年的新聞稿中還能見到,蔡英文前總統在到訪安捷航空訓練基地的時候,說希望能打造「飛行圓夢基地」。當時陪同的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劉櫂豪認為,以臺東的條件,未來應可以發展機師培育產業,包括像「安捷飛航訓練中心」,將可以留下更多每年送出國的人才,甚至爭取鄰近國家,比如新南向國家的機師來受訓(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稿:參訪「安捷飛航訓練中心」 總統:打造臺東成為臺灣的「飛行圓夢基地」-總統府新聞-新聞與活動|中華民國總統府)
從2018年的蔡文英總統到訪希望能打造「飛行圓夢基地」 ;2021年的中國民航局兩岸青年飛行與客艙安全交流研討會;2023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宣布打造台灣本土海洋偵查巡邏任務使用的蒼鷹號,更宣布取得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及出口管制規定(EAR)屬於限制出口品項的偵察裝備;以及過往中國限制外資在境內成立各類運輸公司的前提下,高健祐仍可創下第一家外資佔多數股份的在地航空業者等豐功偉業,都彰顯與中、台、美三國間都有非常良好的互動,是替我國進行國防發展的重要人才。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