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積極改善空氣品質,今(1)日舉行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114年第2次會議,由市長盧秀燕親自主持。盧市長表示,維持良好空氣品質市府責無旁貸,此為施政重中之重,也是她上任後親自成立該委員會的原因。市府團隊多年努力下,今年上半年PM2.5濃度僅15微克,不僅創下歷年次低紀錄,也優於全國平均。盧市長重申,改善空污非一蹴可幾,但市府與中央長期協商已有成果,包括成功督促中火減煤使用,並持續緊盯發電結構變化,確保空品穩步改善。

盧市長指出,台中市目前設有200多個委員會,其中空氣品質改善委員會是她擔任市長後親自成立,顯示改善空污是施政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過去六年半市府持續不懈推動空品改善,「這是不能妥協的部分」。她也感謝市府團隊與市民朋友共同努力,使空品逐步改善,今年上半年PM2.5濃度為15微克,是有監測以來的歷年次低,也優於全國各縣市平均值,這些成果得來不易,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盧市長指出,過去台中空污最嚴重的來源是中火,當時10部燃煤機組全數開機,導致污染嚴重,市府多年來與中央協商要求減煤,逐步將中火每年使用煤量從上任前約1,600萬公噸減至1,200萬公噸,減少四分之一,顯示談判有成效;她強調,隨著核電除役,市府更要密切關注中火燃煤量反彈風險,近來已接獲台電首次主動發文承諾114年全年總用煤量不超過1,100萬公噸,顯見市府長期緊盯與協商已有具體成果。
她也表示,這份承諾具有兩大意義。第一、代表市府長期守護空品的努力成功獲得具體承諾;第二、說明中火燃氣機組年底可望上線,能源結構將更為改善。市府未來仍會持續努力,確保台中空品向前邁進,讓市民呼吸到乾淨空氣。

環保局表示,改善空氣品質並非一朝一夕,過去七年間透過「先公後私、先大後小」的施政理念,由公部門帶頭做起,從固定污染源的源頭減量,移動污染源的建置友善電動環境、電動公車、iBike倍增等低碳運輸,到逸散污染源透過環保民俗活動宣導等措施,一步步落實藍天白雲行動計畫,今年各局處也持續為守護空品而努力,讓台中成為中南部空品最好的城市。
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今年上半年的空氣品質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1.9微克,為歷年第二佳,台中市的空氣品質會持續提升,市府團隊也會加倍努力,呼籲市民朋友與市府攜手,共同打造清新宜人好空氣,讓台中市常見藍天白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空品六年半持續改善優於全國平均 盧市長重申:空品不能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