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偶戲館《耍物仔》特展開跑一年展期超吸睛

【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以臺語命名的《耍物仔 Sńg mih-á》特展,於114年7月25日至115年6月28日在台北偶戲館隆重登場,為期近11個月。這場以「物件劇場」(Object Theatre)為核心策劃的展覽,不僅是台灣首見,更是一場跨越語言、文化與劇場形式的深度交流。展名以「耍(sńg)」和「物仔(mih-á)」傳達以玩樂方式重新觀察生活物件的意涵,延伸出對物性與敘事的探索。展出內容橫跨歐洲與台灣劇團,特邀法國、比利時、德國、美國、西班牙、捷克等八國物件劇團參與,並融合台灣飛人集社、囝仔人劇團等本地創作能量。

展覽主視覺/圖片由台北偶戲館提供。

物件劇場起源於1980年代的法國,源自對傳統偶戲與現成物(Ready-made)的重新詮釋,經歷40餘年在歐洲的蓬勃發展,如今透過台北偶戲館的平台進入台灣大眾視野。不同於操偶與布袋戲,物件劇場以生活小物為主角,演員透過排列、重組、擺放的方式開展敘事,形塑觀眾的聯想與參與。本次展覽不僅展現國際作品,也體現本地劇團的實驗與融合成果,像是高重黎藝術家藉由影像技術重新詮釋物件概念,擴展觀眾對偶戲媒介的理解邊界。

《Million Miles百萬哩》演出劇照圖片來源©Retrofuturisten

除了靜態展出,本展特別串聯多方資源,合作單位包括德國歌德學院、飛人集社2025《ECHO偶計畫》、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新舞臺藝術節等,推動表演、工作坊與新書發表等互動活動,開創偶戲與觀眾更貼近的互動方式。展覽期間將與「Taipei Puppet Fest」首度串聯,預計吸引海內外劇場專業者與家庭觀眾參與,也將為台灣偶戲發展帶來國際視野與創作革新契機。未來可觀察物件劇場是否成為台灣當代表演藝術新的創作語彙,甚至進入校園與教育推廣路徑。

劇團成員法蘭齊絲卡・迪特里希(Franziska Dittrich)
圖片來源©Retrofuturisten

新聞來源:台北偶戲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