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南市衛生局呼籲豪雨過後落實防疫措施,防範傳染病威脅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近期受低壓帶及西南風影響,對流旺盛,導致多地降下豪雨,恐引發積水或淹水情形。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李翠鳳提醒,民眾在清理家園或行經積水區域時,籲請民眾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戴口罩、雨鞋、手套等防護裝備,清理後應立即以肥皂與清水清洗雙手,以防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破傷風及腸道傳染病等風險,也需確保飲食衛生與飲水安全,共同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豪雨過後應注意防疫重點包括,一、清理家園務必加強自我防護,防範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與破傷風。切勿赤腳或穿拖鞋在積水或泥濘中作業,以避免感染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破傷風等疾病。

高風險族群如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後更容易引發重症,應特別留意。建議清掃時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與口罩,除可避免被生鏽鐵釘、鐵片等利器刺傷或割傷外,也能減少吸入空氣中可能夾帶病菌的塵土或水滴,降低感染風險,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二、注意飲食衛生及環境消毒,預防腸道傳染病。豪雨過後,倘若蓄水池遭污水侵入,應確實進行清洗與消毒,並於重新蓄水後,將水煮沸後再行飲用,以確保飲水安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以避免食物中毒或腸胃感染。


居家環境建議以市售含氯漂白水100cc加10公升清水進行擦拭清消;廚具及餐具則應以煮沸方式消毒,或以10公升清水加入40毫升漂白水進行浸泡消毒後,再以清水徹底沖洗乾淨。限水或停水地區,應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為宜。供水恢復初期,若發現自來水混濁、顏色異常或有異味,請即時通報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處理。

限水期間,如仍可轉出自來水,請依「濕、搓、沖、捧、擦」五步驟正確洗手;若無法取得肥皂與清水,也應使用酒精濃度60%至95%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維護個人衛生與健康。

豪雨過後環境易孳生病菌,民眾務必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特別是清理家園或涉水後一至兩週內,如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頭痛、紅疹、腹瀉、傷口紅腫化膿等疑似症狀時,切勿輕忽或自行用藥,應儘速就醫診治。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慢性病患者(例如糖尿病、肝腎疾病等)或免疫力較低者,更應提高警覺,並主動告知醫師是否曾接觸汙水、汙泥或曾於積水環境作業等暴露史,以利醫療人員早期診斷與及時給予妥善治療,降低重症風險,守護生命安全。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