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為推動基隆市機車產業朝向油電並進永續發展,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於今年初開始推動「機車產業輔導綠能轉型產業補助計畫」,迄今已有145家車行轉型成油電合一店,同時具備油車和電車維修能力的「基隆友善車行」。此外,產發處更推出「基隆友善車行一點通」整合平臺(https://k-evmap.klcg.gov.tw/),不僅提供基隆市境內友善車行地圖查詢、充換電站位置,針對民眾使用需求,新增各行政區與車品牌篩選功能。根據民眾所在位置即時篩選出距離最近且可提供油電合一保修的友善車行,實現便捷、效率交通綠能體驗。
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表示,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及中央「2050淨零排放」等目標,基隆自112年起大幅提升電動機車的數量,現在已有近2萬台電動機車,佔全市機車總數將近10%,已是全臺電動機車密度最高的城市。面對這樣的轉變,市府也注意到傳統機車產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年初開始啟動產業輔導轉型計畫,全面輔導本市傳統機車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協助在地車行轉型為「油電合一店」,把綠能轉型真正落實到產業第一線。透過數位平台與輔導制度雙軌推進,吸引更多車行加入轉型行列,構建低碳便捷的交通服務網絡。

現在民眾若在路上看到「基隆友善車行」標誌的車行,即代表該店已通過市府認證,具備電車維修能力。蔡馥嚀說,請市民選擇掛牌店家,支持在地綠能服務,讓愛車享有更專業與安心的保養體驗。友善車行與綠能騎士的共好,是這個政策所推動的核心價值,打造一個在地產業與市民雙向共贏的循環模式。市府將繼續推動更多車行進行服務升級,讓基隆成為全臺領先的油電合一維修與低碳交通城市。
為提升基隆市民及騎士的便利性,並幫助業者增加線上申請的管道,該網站同步提供車行業者補助申請、進度查詢及文件下載等一站式服務。友善車行網站地圖系統分為兩階段建置:首波簡易版自今年3月起上線,至6月底已累計逾4萬人次瀏覽,顯示出市民對該平台的高度關注;第二階段的正式版地圖於7月開始啟用,至今已吸引超過3,000人次造訪,展現出民眾高度使用需求與功能便捷的服務。蔡馥嚀:「轉型是現在,基隆是起點。這不只是轉型的政策,也是這座城市的新故事。」。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