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鹿來鹿好 從茸開始》健康生活講座邀請宜蘊中醫診所院長李湘萍,從中醫角度解析鹿茸的應用觀念。
(記者孟倩玉報導 )
由農業部指導、有限責任中華民國鹿產品運銷合作社主辦的《鹿來鹿好 從茸開始》健康生活講座,7月20日於台南舉行活動。此次講座邀請宜蘊中醫診所院長李湘萍,從中醫角度解析鹿茸的應用觀念,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民眾理解中醫體質分類與使用鹿茸的正確觀念,現場氣氛熱烈、回饋良好。
李湘萍院長為中醫婦科與體質調理專科醫師,擁有中西醫雙執照,並長期關注女性生殖、產後、內分泌與更年期照護議題。也針對「補過頭反而上火」的情況提出提醒。許多民眾誤信「補品越多越好」,導致服用後出現失眠、便秘、口破等不適反應。
圖:在農業部指導之下《有限責任中華民國鹿產品運銷合作社》努力協助臺灣在地鹿農進行推廣。
講座中,李湘萍醫師強調:「補要辨體質、辨時機、辨方法,才能發揮最佳效果。」活動也針對氣虛、陽虛、氣鬱等七大體質進行簡單說明,幫助現場觀眾辨識自己是否適合使用鹿茸,並破除坊間「手腳冰冷就該大補」、「婦女病就吃四物」等常見迷思。對於女性族群,她也指出鹿茸在經後、產後、更年期等方面的輔助價值,但同樣強調「避開經期、懷孕後期及瘀血型體質」,不可一概而論。
為了讓民眾更貼近鹿茸的日常應用,現場同步安排試吃鹿茸養生料理,包括「鹿茸珍寶D咖」、「鹿茸藥膳排骨」與「福祿喜丸子」,搭配簡便的加熱方式,就能將鹿茸入菜使用,不僅方便,也符合現代飲食節奏。李湘萍醫師也分享自身使用鹿茸滴雞精與鹿茸藥酒的經驗,並提醒:「像更年期、轉骨期、術後恢復等特定階段,若能在專業建議下使用鹿茸,對體力與精神的支持會較為有感。」
圖:活動最後主辦單位期望讓國產鹿茸在非產茸季節也能發揮最大效益,走入日常生活。
李湘萍表示:「鹿茸不是男性專利,無論男女老幼,只要有腎陽虛相關症狀,在醫師指導下皆可適度使用。」她呼籲民眾選購鹿茸產品時,應認明合法來源與產品標示,避免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的鹿茸或號稱快速見效的保健食品。現場聽眾熱情聆聽,紛紛表示「顛覆對鹿茸的刻板印象」、「第一次知道補錯真的可能傷身」,也有民眾當場選購鹿茸滴雞精與養生料理包,體驗從知識到實踐的轉變。
主辦單位強調,鹿茸雖有多項傳統應用價值,但唯有透過正確辨證、專業指導與安全劑量,才能真正發揮保健效益。《鹿來鹿好》系列活動後續也將於各地陸續展開,期待帶動國產鹿茸新風貌,讓補養文化回歸健康理性。(未成年請勿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