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報導/面對情緒壓力與內在空轉,身心靈覺察引導師張淨Amber,正在為現代人提供一種更溫柔、實用的自我照顧方式。
「我不是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是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不快樂。」這是一位來訪者在結束與張淨的覺察諮詢後說出的話,也是一句正在觸動越來越多現代人的共鳴。
在這個資訊過載、情緒疲乏的時代,「照顧自己」不再只是吃好睡好,而是能不能在快速轉動的生活中,保有一個空間,讓我們誠實地與自己說話、聽見內在的聲音。
張淨,一位情緒陪伴與自我覺察引導工作者,正以一種無批判、無指導的對話方式,陪伴人們重建與自己的關係,重新定義什麼叫做「成為你自己」。
她的角色不僅僅是諮詢引導,而是「情緒的翻譯者」Amber 不是來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陪你一起看見「為什麼會這樣」。她在陪伴對話中,會細緻地引導來訪者探索情緒背後的訊息、價值觀與壓抑的需求,讓人們開始懂得分辨「這是我真正的渴望,還是我為了符合某種期待而壓抑自己」。
她說:「我們不是不夠好,而是太少機會與自己誠實對話。」她的工作方式融合情緒覺察、內在對話、直覺式提問與系統性理解,幫助來訪者整理思緒、看清模式,並在壓力與選擇之間,找到可以向前的下一步。
那些在她身邊重啟自己的聲音:來訪者回饋:* 「第一次有人不是急著安慰我,而是陪我好好感受自己。」* 「我學會停下來問自己: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她讓我明白,照顧情緒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溫柔的力量。」
這些回饋,不來自於劇烈改變,而是源於一次次深層、安靜但真實的對話。
情緒韌性,是一種可以被訓練的能力
Amber 相信:真正的穩定,不是永遠不會崩潰,而是當你崩潰時,知道怎麼照顧自己。
她設計的「情緒覺察陪伴對話」是一種溫和但有結構的對話體驗,透過安全的語境,讓來訪者慢慢學會分辨情緒的起點、理解內在衝突,並練習用不同的角度看待生命中「卡住的點」。
這不是教你「正能量」,而是邀請你與那些不被說出口的感覺和好。
適合什麼樣的人參與?
*常感到情緒反覆、難以釐清
*在人生轉折處,感到卡關或迷惘
*長期以來習慣照顧別人,卻忘了自己
*想建立更深的自我理解與內在連結
*或者,你只是想給自己一段「安靜聽見自己的時間」
對話,才是我們真正的力量張淨
Amber 所做的,不只是情緒工作,更是一種讓人重新擁有主導感的內在訓練。
她說:「你早就有方向,只是暫時忘了自己也能轉舵。」她不是來引導你往外找,是來陪你往內走。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