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2025國際博物館日 科博館及三園區5/18免費入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科博館今年以「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為核心主題,策劃多元科教活動,歡迎走進博物館共襄盛舉。(圖╱科博館提供)

【亞太新聞網/記者孔亮云/台中報導】

每年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IMD),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今年以「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為核心主題,策劃多元科教活動,期望發揮博物館作為公共文化平台的正向力量。當天科博館本館、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與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都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太空劇場及立體劇場除外,歡迎走進博物館共襄盛舉。


▲科博館本館、921地震教育園區、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與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18日開放民眾免費參觀。(圖╱科博館提供)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表示,今年再度與國立臺灣美術館、立夫中醫藥博物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攜手合作,延續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館際串聯精神,透過跨館合作與創意策展,展現博物館在知識傳遞與文化保存上的多元角色。

今年科博館518活動聚焦三大主軸:探索博物館幕後工作、體驗數位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性,結合科博館典藏保存工作區、植物園與常設展資源,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動,包括「博物館守護者的日常」、「香映成趣:植物的氣味筆記」、「臺灣非物質文化遺產—媽祖篇」、「自然與人文 — AR時空之門」等,深受大小朋友喜愛,迴響熱烈,目前已截止報名。

此外,5月18日當天下午13:30至16:00,科博館還有限定實境解謎活動「達達奇幻漂流記」,邀請9歲以上觀眾一起到科學中心B1達達的魔法樂園,以遊戲探索方式提升科學素養與思辨能力。搭配《自然藝想》特展特別規劃的「猩猩與牠的朋友」迷你劇坊也將在下午13:30、15:00各有1場演出,地點在生命科學廳陽光過道,透過在地劇團「拍拍手工作室」精彩的戲劇手偶表演,讓親子沉浸在自然藝術交織的趣味世界中。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裡,博物館正逐步轉型為更具創意、包容與永續意識的公共空間。5月18日,邀大家走進科博館,透過展覽與活動展望未來、發掘知識的無限可能。活動詳情請參見官網最新消息:https://www.nmns.edu.tw/ch/information/news/。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