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雄家扶兒保大型宣導活動,五百戶親子「數位足跡大挑戰」親子闖關。(圖/鍾昌輝)
【亞太新聞網/記者鍾昌輝/高雄報導】
網路犯罪發生數五年內成長逾三倍,最新兒少被害人數一年增逾三成。北高雄家扶辦理兒保大型宣導活動於今(27)日率五百戶親子參與「數位足跡大挑戰」。
▲北高雄家扶今日辦兒保大型宣導活動。(圖/鍾昌輝)
據教育部調查,兒少在國小以前即接觸網路者超過兩成,而這情況在國小生比例更超過三成;據警政署統計,網路犯罪發生數近五年成長330%,且兒童及少年被害人數最新(2023年1-5月)較上一年同期增加33.20%,被害案類排除其他,最多為詐欺。兒少接觸網路年紀趨幼、數位侵害風險日增,建立兒少數位足跡概念、不輕易外流個資、勿點不明連結等資安意識,積極保護與預防刻不容緩!
▲扶幼委員會主委林玉生,號召各界來賓一起關注兒少網路安全,挑戰「數位足跡情境大考驗」。(圖/高婕)
家扶基金會推動第13年《428兒保日》,邀全民關注兒少網路安全議題,於全台串聯超過35場活動,其中北高雄家扶中心攜手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於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辦理「大手牽小手幸福跟著我,親子樂活趣」活動,邀請在地500戶親子參與「數位足跡大挑戰」,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揪出網路陷阱,守護兒少不迷網。
▲北高雄家扶於今日率五百戶親子參與「數位足跡大挑戰」」。(圖/鍾昌輝)
教育部調查亦顯示,有近六成以上的學生擁有智慧型手機、將智慧型手機作為上網的主要設備;而上網最常進行的活動,國小和國中生為玩智慧型手機遊戲(含線上遊戲),分別有79.7%及77.6%,高中生為使用社群網站App 85.6%,可見網路不但普及於兒少生活,更擴及遊戲及社群互動。中心兒保社工分享,實務工作中遇到許多國中階段的兒少,因渴望結交異性朋友而使用交友軟體,在認識陌生好友並與其頻繁聊天後卸下心防,便將自己的照片傳給對方,爾後對方便能清楚知道自己的居住地、就讀學校等個資,讓兒少心生疑慮與恐懼,便向社工求助,由社工陪同兒少報警處理。
北高雄家扶中心吳瑞華主任表示:「兒少的心智尚未成熟,有心人士若刻意利用兒少的好奇心與信任,兒少往往難以辨識真假,便會讓自身深陷危險中。中心藉由辦理兒保宣導,希望提醒家長與兒少提高警覺,留意網路潛在的風險、務必保護好個資。舉凡為帳號加密保護、調整社群媒體隱私權設定、了解網站應用程式可存取的資料範圍後,再好好善用網路為您提供的各項服務。而如兒少遭網路不法侵害,要勇敢向113保護專線求助!」扶幼委員會林玉生主委,出錢出力號召委員們與各界來賓一起關注兒少網路安全,挑戰「數位足跡情境大考驗」,林玉生主委分享:「從活動中發現許多兒少會不知不覺透露個資,透過宣導幫助大小朋友學會自我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能更重視兒少的安全,一起成為保護兒少的力量。」
為強化兒少自我保護能力,《428兒保日》北高雄家扶中心透過闖關的方式,藉由遊戲陪伴家長與兒少建構網路安全的觀念,現場有「數位足跡大挑戰」,設置「全家福情報分析」、「隱私設定對對碰」、「情境大考驗」等關卡,讓親子化身偵探找出照片中可能以洩漏的個人資訊,進一步引導孩子判斷這些資料是否涉及「隱私」,並且了解隱私外洩恐造成的風險,最後帶領孩子進入使用網路的情境中,陪伴孩子一步步拆解網路詐騙的陷阱。
此外,也請民眾支持「兒童保護捐款滿額贈專案」,單筆捐款滿1,200元贈送「家扶x貓爪抓多功能收納籃」乙組,米塔集團套餐優惠券、環保餐具組,捐款所得全數用於兒童保護服務經費,幫助受虐的孩子修復傷痛,詳情請搜尋「北高雄家扶中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