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大人物集結,翻轉農業未來!臺中大豆ESG智慧聯盟正式啟動

 圖: 大豆永續成果發表會 。(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記者鄭康玉報導)

面對全球農業環境變遷與人力資源日益短缺的挑戰,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以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引領傳統農業轉型為名,在臺中市政府農業局的輔導下,以傳統農業產製儲銷+智慧永續,連貫產業上下游,共同組成「臺中市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在生產跟調製端在大肚區農會的輔導協力下結合大肚區雜糧產銷第2班與第3班農民擴大代耕以及調製量能,在運銷端則與紀氏源豐企業合作,建立全臺灣配送網絡,在銷售端在臺中市農會的協力合作下,開發各式臺中產大豆製品廣受市場好評,並持續開拓除校園豆奶市場供應外,多元通路運銷體系,智慧加值的在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以及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的輔導下,透過與天眼衛星科技以及諾錡科技的攜手合作,導入智慧農業帶動產業變革。

圖:臺中市大豆ESG永續智農聯盟 「啟動」。(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4/21日正式舉辦成果發表記者會,宣布臺中首個大豆智慧農業聯盟正式成立。此次聯盟成立不僅代表智慧農業技術的實質落地,更體現本市在推動ESG永續發展上的具體作為,展現農業轉型升級的決心與行動力。

在環境永續(E)方面,聯盟因應農業人力不足與資源限制,導入智慧農業科技,利用無人機(植保機)進行田間盤查與管理,建構高效、精準的耕作模式。實際成效顯示,大豆每公頃可較水稻節省7,000公噸用水、種植大豆相較於傳統水稻種植可減少50%碳排放;每分地農藥與化肥用量分別減少30%與33%,不僅減輕環境負擔,也提升農民收益與作業效率,日施作面積可擴大至1.5至2倍。

▲農業局張局長。(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在社會責任(S)方面,因應農村高齡化,導入健康監測手環與AED訓練系統,建置農民關懷網絡。設備具備即時預警與定位功能,除可應對突發狀況,也協助農友自主健康管理,降低家屬照護壓力,強化勞動安全保障。

在公司治理(G)層面,為減輕碳盤查與產銷履歷紙本負擔,導入RTK農機系統與數位化管理平臺,掌握栽培進度並預測產量,同時整合資材與人力調度,優化營運流程。數位紀錄與軌跡追蹤機制不僅提升管理效率15%,也有助於永續揭露與營運精進。

▲農業局張局長及與會貴賓配戴智慧手錶展現聯盟智慧升級之成果。(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同時,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積極鏈結產業上下游資源,攜手優質代工廠與專業行銷公司,推動國產大豆製品如豆奶等永續商品進入MUJI、摩斯漢堡、全家便利商店等通路,成功拓展國產農產市場版圖,展現臺灣農業從產地到餐桌、從栽培到行銷的整合潛力與永續競爭力。未來,也將持續配合臺中市政府農業政策,秉持「照顧農民、友善環境、提升效益」三大核心價值,與在地農友及產業夥伴緊密合作,深化科技導入與制度創新,全面推動臺中農業邁向智慧化、高值化與永續化,為打造現代化農業新典範持續努力。

▲聯盟生產之國產大豆製品。(圖/臺中市政府農業局)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