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2025國際先進鋰離子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電化學儲能研討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會」於4月16日至17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舉行,由國立臺南大學鋰離子電池研究發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跨維綠能材料研究中心及先進電池材料產業聯盟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鋰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的技術創新與研究應用,呈現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最新發展。
▲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呈現電化學儲能領域的最新發展。(圖/南大提供)
校方指出,這次會議涵蓋固態、膠態、液態、鋰硫電池與氫能燃料電池等多項主題,邀請多位來自日本及臺灣的重量級學者進行專題演講。日本京都大學安倍武志教授分享新型鈉、鋰、氟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究方向;吉武秀哉教授則針對電動車電池的設計與演進趨勢,從材料研發到整體應用提出深入解析,並結合電動車拆解分析進行實例探討。此外,固態電池技術、新鋰硫電池的技術進展、電池界面離子傳輸與安全性議題等也引起熱烈關注,與會者透過學術對話深入掌握電池技術的最新動態。
研討會亦邀請國內產業界代表參與,成為學術與實務交流的重要平台。產業界不僅能掌握最新的國際研發趨勢,也藉此機會與學術界建立合作契機,推動技術轉譯與產學對接。同時,會中安排學生的口頭報告與海報發表,讓企業瞭解學生的研究成果與專業潛力,並提供人才媒合的機會。
▲南大鋰電池中心主任張家欽特聘教授表示,產學聯盟與研討會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十年,感謝業界長期以來的參與及肯定。(圖/南大提供)
臺南大學鋰電池中心主任張家欽特聘教授表示,產學聯盟與研討會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十年,累計吸引超過千位電池相關從業人員參與。他感謝業界長期以來的參與及肯定,未來將持續辦理高品質的技術交流活動,提供更多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促進合作與產業發展。張教授亦呼籲學術與產業界善用此一平台,深化對話,共同推進我國儲能技術與產業鏈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