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0 的食品 時髦又健康?

    最近幾年,很多食品商家都熱衷於宣傳「0」概念, 比如「0」「0」「0式脂肪酸」「0添加」等。不少消費者對這些標「0」的食品也是趨之若鶩,紛紛買單。

    不過,這些「0」真的代表食品更健康嗎?標「0」的食品是不是品質更好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食品標籤裡的那些「0」。

0

    隨著「減糖」理念的推行,無糖食品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因此,很多商家都在用0」「0添加糖」「0蔗糖」等詞彙宣傳自己的產品,這些詞彙都意味著什麼呢?

    「0」或者「無糖」的定義是每100或者100毫升食物中的糖含量不超過0.5。這裡的糖,是指各種單糖和二糖,包括天然存在的糖和人為添加的糖。但是,很多商家把「0」概念偷換成「0添加糖」「0蔗糖」等,大家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注意。

0添加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類,即除了原料本身含有的糖,再額外添加進去糖。「0 添加糖」只說明產品在生產時沒有額外加糖。「0添加糖」的食品依然可能含有其他糖。比如, 「0添加糖」的果乾就有很多來自果乾本身的糖,「0 添加糖」的果醬也含有天然糖。「0添加糖」也不等於「0能量」。比如,「0添加糖」的餅乾、麵包,在製作時要用到麵粉、黃油、雞蛋等,能量依然很高。

0蔗糖

    「0蔗糖」只是沒有添加蔗糖,並不代表該食品不含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其他糖類。「0 糖」和「0 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著本質的區別。

    食品中的糖有很多「馬甲」,比如白砂糖、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幼砂糖、黑糖、紅糖、方糖、結晶果糖、蜂蜜、花蜜、濃縮果汁、果葡糖漿、楓葉糖漿、玉米糖漿、轉化糖漿等。只要配料表中有它們,就說明是含糖的。大家在購買的時候,要注意查看食品標籤中是否有這些「馬甲」。

0脂肪

    由於一些消費者擔心長胖,「0脂肪」產品很受青睞。「0脂肪」食品真的能量更低嗎?其實不一定。比如,很多酸乳飲料、乳酸菌飲料,雖然是「0脂肪」,但糖含量分別占到14% 14.6%,能量依然很高。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非油炸食品的脂肪含量一定更低。這也是不一定的。非油炸只是食品生產時不採用油炸工藝,而是熱風乾燥,但在乾燥過程中依然會往食品上噴灑油,所以脂肪含量不一定低。很多非油炸食品正是因為脂肪多,才能做到口感酥脆。

0式脂肪酸

    很多0式脂肪酸」的食品,比如某款手抓餅,雖然標有「0式脂肪酸」, 但總脂肪含量有15.3%,脂肪並不少。某款華夫餅標有「0式脂肪酸」,但總脂肪含量達到30.4%。所以,雖然這些食品標的是「0式脂肪酸」,但脂肪含量並不少,不一定很健康。

    按規定, 脂肪含量小於或等於0.5/100毫升100可標注「0脂肪」,反式脂肪酸含量小於或等於0.3/100毫升100 克可標注「0式脂肪酸」。如果配料中使用了氫化油脂,就需要在營養成分表中標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實際上,目前網路上大量有關反式脂肪酸的資訊,都存在一些概念的混淆和明顯的誤導,導致消費者高估了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風險。

    隨著工藝的進步,現在正規產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通常都很低。大家不用對反式脂肪酸過度擔心,更不要只關注「0 反式脂肪酸」,而忽略了總脂肪含量。

0膽固醇

    跟0脂肪」相近,「0膽固醇」也是常見的一種標識。一些產品如暢銷植物油、花生米、椰子水等都宣稱「0 膽固醇」,但這其實完全是廢話。因為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身上,植物並沒有膽固醇。

    事實上,膽固醇是我們的身體發揮正常功能所需要的重要脂類物質。研究表明, 食物中的膽固醇對大多數人血液膽固醇水準的影響並不顯著。人體的膽固醇水準主要受肝臟合成和整體飲食結構影響,而非單一食物。因此,在飲食中,不應該一味拒絕膽固醇。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