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

【記者 彭可/綜合報導】8月2日,“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州市吳山明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集結了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傳媒學院、清華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臺北藝術大學、臺灣藝術大學、東海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等兩岸九所高校的師生作品,涵蓋繪畫、書法、攝影、裝置、紀錄片、舞蹈、音訊、詩歌、觀察報告等多種藝術形式。

在開幕式現場,受邀嘉賓將彩虹顏料倒入水中,象徵著兩岸文化的交相輝映。此次展覽不僅是兩岸青年在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獨山村一週沉浸式創作的豐碩成果,也是中國美院“紮根大地辦教育”理念的又一次生動實踐。

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圖/ 彭可翻拍)

獨山村是浙西南一個千年古村,也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該村落規模小巧,形態奇特,古建集中,宗祠、牌坊、古井、寨牆、譙樓等多處文保單位至今儲存完好。2022年,中國美院在獨山村開展教學實踐,並舉辦“開啟獨山”結課成果展。2023年,課堂與展覽的參與者延伸至校外,擴充套件至兩岸學子。至今,每年暑期舉行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創作實踐營活動。

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圖/ 彭可翻拍)
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圖/ 彭可翻拍)

本次展覽分為三大版塊。一樓展廳以“天地人”為主題,從輿圖中的深層結構、日常中的鄉土傳統、鄉土材料的本體再現三個方面,展現獨山村的天地風物、水土鄉情和數智生態,是創作者用建築語言描繪的獨山村人、事、時、地、物。二樓展廳主要展出兩岸高校師生以獨山村在地內容為基礎設計的課件及幾年來累積的調研資料,體現了獨山村作為兩岸高校教學及社會實踐基地,給年輕一代帶來理解傳統文化的新視角和新視野。地下一樓展廳則以“對話”和“自我凝視”為主題,呈現了兩岸師生在獨山村用觸覺、嗅覺、聽覺、視覺和身心的感知所創作的不同載體和不同面貌的藝術作品。

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圖/ 彭可翻拍)

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活動策劃人、中國美院藝管學院客座教授何春寰介紹,今年的成果展無論是在規模還是跨領域程度上都超過以往,還將先進科技融入其中,參與者來自美術、舞蹈、歷史、新聞與傳播、播音與主持藝術等不同專業,因此作品呈現的形式也十分豐富多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獨山村,希望大家在觀展後也能找到心中的獨山村。”
舞蹈《長路》,以天為幕、地為席,連綿青山為背景,村中矮牆為道具,意義深遠。舞者來自臺北藝術大學的研究生,他們表示道:“雖然我們處在不同的學習背景下,但透過藝術拉近了距離,用不同視角看待同一段歷史,共同完成這一作品是非常有意義的。”

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在杭開幕。(圖/ 彭可翻拍)

而燈誘活動《霓裳羽衣曲》,藉助與獨山有關的典故,以獨山村明代牌坊為月宮,當隨風飄搖的絹衣上落滿尋光而至的鱗翅目蛾類昆蟲,這件轉瞬即逝的羽衣,既是對獨山生態調研的一次藝術呈現,也是對獨山歷史故事的重新挖掘與重訪。

圍繞本次展覽,還將推出“開啟獨山——兩岸青年獨山藝術實踐營創作成果展系列講座”。講座共分三場,分別以獨山昆蟲觀察、虎·虎·虎——漫談湯顯祖、葉萬裡等人的滅虎之舉、涵養人才的願望與村落佈局為主題,從不同角度探討獨山村特有的生態、歷史與文化內涵。
展覽將持續至9月14日。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