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感冒好了,咳嗽卻沒停。不少人經歷過這樣的身體反應:流鼻水、喉嚨痛緩解後,卻在清晨與夜晚間持續咳嗽,甚至影響睡眠與社交。這不是感冒「拖太久」這麼簡單。醫師許政傑指出,若咳嗽超過八週,就應視為「慢性咳嗽」,可能與氣喘、胃食道逆流、鼻涕倒流,甚至肺阻塞等疾病有關。每一聲咳嗽,其實是身體拉起的警報線。

節奏變化明顯的咳嗽模式,是診斷線索。鼻涕倒流型患者多在早晚咳,合併鼻過敏;胃酸逆流則發生在吃飽或躺下後,常伴隨火燒心或聲音沙啞;氣喘可能「咳而不喘」,往往在換季夜間出現;而肺阻塞族群,長期咳痰、活動力下降,多與菸害或油煙有關。許醫師強調,若出現痰中帶血、體重驟減或胸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不可延誤。
勿迷信偏方,找出根源才是正解。蜂蜜水對緩解夜咳有短效作用,但對真正的慢性咳嗽幫助有限。許政傑提醒,許多病人一拖再拖,直到錯過黃金治療期,甚至誤認為「肺癌」。根據國健署與台灣肺癌學會指引,45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長期吸菸者、或做菜超過半世紀的婦女,均屬高風險群,應定期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慢性咳嗽不只是小病,而是一場與自身健康的長期對話。
新聞來源:ME 生活|ME 美醫誌授權 請勿轉載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