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爐盞烹蒸法沖泡2008年武夷金獎大紅袍


文/攝影:吳德亮

在江西九江茶市偌大的牆上看過放大的唐寅品茶圖,畫中童子在主人瀹茶前先以爐盞煎茶,所用爐盞正與陶藝名家吳晟誌最新發表的「烹蒸法瀹茶爐盞相似,而家中也藏有一套。剛好兩位美女泡茶師來訪,希望能喝到日前寶成鞋業前董座蔡其建餽贈的2008年武夷岩茶大紅袍,我特別取來以爐盞燒水熱壺、置茶焙茶、注水至烹蒸出湯,不僅茶湯在甌中更顯透亮,陳茶原本的陳味、倉味與雜氣也幾乎消失殆盡,老茶的豐姿熟韻也幾乎淋漓盡致釋出,果然深得明代文士茶之精髓,且不負武夷岩茶技藝非遺傳人吳宗燕所監製。難得的是不失原有的岩骨花香,入口後且霸氣十足,比起首次在三義寶元紀園區拆封品飲,顯然更上層樓了。

吳晟誌說他的爐盞是「發現」而非「發明」,靈感則來自明代四大才子之二的仇英繪、文徵明書之〈趙孟頫寫經換茶圖〉,圖中童子蹲坐煮水烹茶的爐盞為較大的地上型,經過他的巧思,從配土、拉坯、捏塑到燒造,完成了桌上型「烹蒸法瀹茶爐盞」,恰與唐寅畫中的桌上型不謀而合,只是酒精燈取代了原本的燒炭,且做工更為細緻,更具文人雅士的風味了。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