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面臨挑戰,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受貿易不確定性影響

經濟面臨挑戰,馬來西亞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受貿易不確定性影響

馬來西亞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KDNK)增長預計較市場預期放緩,受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影響以及國家對中國經濟的高度依賴所拖累

<TPNEWS 台灣商務新聞網_吉隆坡訊>馬來西亞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KDNK)增長預計較市場預期放緩,受全球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影響以及國家對中國經濟的高度依賴所拖累。初步估計顯示,國家KDNK年比年增長放緩至4.4%,低於2024年第四季的5.0%。儘管公司在新關稅實施前提前出貨帶來短期推動,但這一情況表明,國家經濟在貿易不確定性達到頂峰前已失去動力。「我們的經濟不需要額外的挑戰——影響已經開始顯現,」SPI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斯蒂芬·英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他指出,當前預測還受到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陰影籠罩。

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調整可能減輕長期壓力,但對商業情緒和活動的影響在貿易緊張局勢緩解前已開始顯現

製造業產出在第一季持續萎縮,顯示工業部門持續疲軟。更令人擔憂的是,投資活動也顯示出壓力跡象,投資貸款申請年比年下降3.1%,為2022年底以來首次下降。與此同時,投資支出下降7.6%,連續第三季下跌。投資者目前正在評估這種疲軟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關稅干擾引起的,以及這種短期弱勢能否被長期復甦前景所抵消。然而,英尼斯表示,結構性風險更令人擔憂,並警告真正的問題不僅僅是貿易機制。「主要問題是中國。馬來西亞與正陷入通縮壓力的中國密切的貿易關係,使我們容易受到長期疲軟的影響,」他說。

鑑於中國仍在努力刺激需求和穩定價格,其溢出效應正在整個地區——包括馬來西亞——顯現。在這種環境下,今年官方設定的4.5%至5.5%的增長目標越來越難實現。據悉,政策制定者正在考慮修訂該預測,而馬來西亞國家銀行(BNM)已將貨幣政策基調從中性轉為更傾向寬鬆,但仍保持謹慎。

主要貿易夥伴國的增長放緩風險以及外部貿易緊張局勢的持續存在

「在通脹低企和增長前景日益疲軟的情況下,降低隔夜政策利率(OPR)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如果第一季數據繼續惡化或全球需求持續低迷,最早於7月降低25個基點的政策利率可能會實施,」斯蒂芬·英尼斯說。總體而言,第一季KDNK表現的公布不僅反映當前經濟活動水平,也顯示投資者對馬來西亞應對外部挑戰能力的信心程度。「儘管市場可能試圖忽略短期內的疲軟,但事實是中國經濟仍處於靜止狀態,國內投資也持續下降。「這清楚表明馬來西亞的經濟韌性正面臨壓力。降息不再只是一種可能性,而是越來越成為必要,」英尼斯說。與此同時,雙威大學經濟學教授葉金龍博士(Dr Yeah Kim Leng)預計,第一季KDNK增長將超過馬來西亞統計局(DOSM)公布的初步估計4.4%。他表示,這一預期得到工業生產指數(IPI)表現好於預期的支持,特別是3月份製造業以及批發和零售貿易的表現,反映了外部部門和國內需求的韌性。葉金龍補充說,持續的貸款活動和低通脹率繼續支持國內消費和投資。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