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和服日舞學院〈宴盛流〉2025春季授證於北投文物館熱鬧登場

文/攝影:吳德亮

在台深耕16年有成的美麗和服日舞學院〈宴盛流〉,2025春季「和服著裝師範」及「舞踊名取襲名」授證儀式公演,周日在台北市北投文物館盛大登場,展演從近午至中餐豐盛的日式創意料理至下午場共4個小時一氣呵成,阿亮也受邀致詞並全程拍照採訪。學員中還有陸羽茶藝第一屆泡茶師的粉絲前來合照,讓我大感驚奇。而熱情的觀眾更將二樓大廣間幾乎擠爆,全場座無虛席,奼紫嫣紅的繽紛點綴得更加璀璨,堪稱是今年日本文化在台最精彩的舞之饗宴了。


活動由院長即家元鄭美麗(澁谷宴盛)開場,並領銜作日本舞踊的演出,包括她本人以劍道為日本江戶時代「忠臣藏」做不同詮釋,令人動容。演出陣容除了已取得「師範」與「名取」資格+學員等盛裝粉墨登場,還請來「新世紀歌謠協會」的楊珺婷現場即興演唱,當場讓觀眾如癡如醉。


話說日本舞踊的歷史最早可推溯至1300年前,興盛則在江戶中期(德川幕府時代)的京都,並逐漸發展為今日的藤間流、西川流、坂東流、花柳流、若柳流等五大流派,以及鄭院長開創的「宴盛流」等,稱為「歌舞伎舞踊」或「古典舞踊」,是日本受國家保護的傳統文化資產,據說早年還是上流社會與官夫人的必修課程。以長唄、清元、常盤津等傳統歌曲,搭配三味線、太鼓演奏等演出,綜合了舞樂、能樂、狂言、民間曲藝、木偶淨琉璃、雜技、歌舞伎等元素。至於近代搭配歌謠曲、演歌之類的則稱為「新日本舞踊」或「創作舞踊」。


鄭美麗院長說:儘管「新日本舞踊」在台灣發展已有二十多年,成立的流派也不下十個,但「古典舞踊」在台灣取得「名取」者非常有限,進一步取得「師範」資格更是少之又少。鄭美麗的日本舞踊原本屬於「藤間流」古典舞踊,近年則在家元的鼓勵下自創〈宴盛流〉(『家元』在日本為掌門人之意),今天已躍居為日本國境外最大的日本舞踊流派之一,不斷受邀赴日本東京、大阪等大城演出,深受好評。


鄭美麗院長說:日本舞踊必須依據不同的曲目風格與意境,展現變化多端的舞姿。因此每一個舞姿動作都須緊扣歌詞寓意,才能融入音樂旋律與歌曲意境,將舞踊曼妙優雅的神韻充分詮釋。而服裝與道具也頗為講究,按照角色的不同特性穿著不同形式的和服,或手持舞扇、雨傘、花束等道具。


稱「日本舞踊」,而非「日本舞蹈」,源於日本早期舞者只在榻榻米或地板上移動腳步,做出舞姿,動作優雅含蓄,而腳尖與腳掌均未離地,因此稱「踊」。而其他包含跳躍或撞擊等動作的舞姿,才稱為「蹈」。因此儘管日本舞踊屬於一種舞蹈,卻不稱為日本舞「蹈」而稱「踊」了。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編輯部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